欧洲杯直播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专题...

1000万美元接盘英超在中国地区的转播权

1000万美元接盘英超在中国地区的转播权,尽管多数人已经预料到了版权价格应有回落,但此次相较于此前以'亿'为单位的计数方式,这次的价格着实让外界感觉'捡到了便宜'。不过这样的价格更像是英超联盟临阵前的初步'妥协',毕竟以过往英超版权的高价的水准,断然不可能因此一次变化便使其身价出现断崖式下跌。

时间回到2016年,那时或可被称为中国体育版权运营的黄金时代,乐视体育、暴风体育、新英体育也都还活着。也是这一年,张近东带着苏宁系的PPTV硬生生抢走了所有人面前的头号肥肉,以5.64亿英镑的价格拿下19-23赛季的英超中国内地版权,相比此前6年,溢价12倍的价格让整个行业为之惊叹。

4年过去了,乐视、暴风、新英早已成为人们怀念的对象,而PP体育在当年天价版权期的第二年接到了英超方面决定与其解约的通知。因为疫情,英超联赛在2020年前半年几乎处于停摆状态,钱都交了大半,利益受损的PP体育决定与英超进行重新谈判,但英超手握这份海外版权生意最大金矿,几番下来并不松口,于是决定以'解约'的方式对付苏宁。

在当前体育赛事版权溢价过高的情况下,高价的体育版权费用让运营方在资金上承受压力,调整架构以收缩运营节省开支已不算新闻,10多年前,付费体育版权初入中国时就已经遭受到了当头一棒,而那一次,高价的英超版权直接将一家公司送向了灭亡。

13年前的2007,北京三环的房子不到1万一平,手机还是诺基亚的天下,电脑刚刚脱离拨号上网进入宽带时代,中国人民想要观看更多视听内容还在依赖电视。在天盛传媒欧洲足球频道描绘的蓝图中,无数的高级英超死忠球迷将会开着豪车,蜂拥至电视营业厅购买欧洲足球付费频道的观看权,早期投入5000万美元购买的3年版权费将悉数收回并实现盈利。

但尚未能够接受付费观看的电视的国民从一开始对此就并不买账,赛季还未开始,天盛就不得不将原来定价为1888元的包年英超会费降至588元, 并开设188元的包月模式。然而降价并未换来会员数的大幅上涨,在07年英超开赛前,天盛曾宣称自己新赛季会员数已经达到4万,但据当时北京当地的数据公司统计,单单北京地区的用户甚至不足5000,直指天盛给出的数据水分过多。

天盛对于受众群体量的错估使得这中国付费体育观赛的第一炮打得是又闷又无力,尽管后面天盛放下高傲的架子,和其他平台分销版权,同时在网络营销以及数字营销方面下足功夫,推出低价观赛活动,但在那个观念尚未打开的时代,依旧让这一行动推进迟滞,运营版权第一年仅仅回血300万元的天盛,与三年一共5000万美元+的投入相比,太过于杯水车薪。

2010年夏天,在手中的英超版权到期后,天盛随之宣布破产清算,欧洲足球频道冠着'欧洲'之名,却被英超联赛拖垮了。天盛倒下后,高价体育版权的中国生意却并未因此夭折,反而踩着天盛的尸体在进入2010年后越爬越高。

想一想耳边所响起的那些关于'帝国'的名词,奥斯曼、德意志、日本、大清……曾经强大但似乎最后都没有太好的结局,当被人们叫做'乐视帝国'的那一刻起,有些人就已经看到了乐视体育的结局。

注册于2014年的乐视体育在巅峰期的1516赛季,最多拥有包括22个运动大项、280个小项的赛事版权,其中73%是独家权益,全年直播赛事达到12000场,这意味一年365天下来,平均每天乐视体育要制作33场比赛,当下流行的体育赛事基本都得通过乐视体育才能观看,那时的乐视真正做到了'一网在手,比赛全有'的无可比拟之势。

当时的乐视被人们称之为'不计成本'的购入版权,和后来苏宁早期几乎是靠实体一台一台空调卖出来的钱不同,乐视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融资,乐视股东几乎可以凑齐'大半个明星圈',从流量明星到头部企业,聪明的贾跃亭把万达、海航、阿里这样无比精明的投资者都拖进自己的商业迷局。

钱不是自己的,自然花起来就没那么心疼,拿到A轮B轮资金的贾跃亭只需要按自己的规划蓝图去创造所谓的'乐视生态'理想即可。2015年,乐视以2亿美元拿下英超在中国香港地区的3年的独家转播权益,以1.1亿美元拿下17-20赛季的亚足联旗下赛事在中国内地的全媒体权益…… 在2016年更是以27亿元购入16和17两个赛季的中超独家新媒体转播权,这一无比超额溢价天价合同让当时几乎所有人惊叹,看到中超版权价格如此之高,其他赛事版权面对'人傻钱多'的乐视自然开心,版权费用水涨船高自然成为平常事。

乐视体育的生存方式决定了行为模式,融资而来的短线资金要求乐视要尽可能快且多的资源变现,但拿下大量版权之后,运营成本又会大规模地加大。就这样,乐视一边开出巨额合同、迅速抢占资源,一边欠款、违约、合作破裂……乐视体育都好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投资者的信心被消磨,消费者的的口碑在无限败坏,对于一家靠写PPT说故事保持市场信心的创业公司来说,所有的补救措施都已无济于事,乐视的结局早已写进了发展的进程里。

最终摊子铺得过大的乐视因为无力支付版权费用,先后被掐掉英超直播信号,失去亚足联版权,丢掉中超版权……而后社会信誉损失,投资方撤资,资金链彻底断裂。

为了断臂生存,乐视曾向员工表示公司难以维持下去,主动离职的可以拿到一个月的工资但无法定的N+1赔偿金,先走的还好有钱拿到,那些起初观望的员工到最后只能面对月复一月的'0元进账'苦苦支撑。'到最后乐视实在没钱了,用手机、电视抵工资,再到最后人事直接让我搬走了办公桌上的苹果电脑。'一位前乐视员工描述彼时乐视的萧条景象,眼中还依旧充满着遗憾。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但恐怕,这孔尚任的《桃花扇》写的不止是乐视体育。

年初的疫情让中国的经济受到了相应的影响,而以人口为基础的体育产业更是遭受了不小的打击。据相关调查显示,在2020年年初至今,已有共计500万的体育行业从业人员受到损失,大到国际赛事运营,小到体育运动培训,在新冠疫情的侵袭下,这些体育产业都不得不陷入停滞状态。

在产业受到影响的情况下,相关体育企业无法实现盈利,少数寻求自救继续支撑,但多数无以为继的中小型体育企业只能选择闭店关门,暂时告别这个行业。据悉,年初至今至少已有4000家体育企业在工商部门进行注销备案,足见疫情对于体育产业影响之严重。

看似疫情对于体育产业的影响始于2020年的这场疫情,但其实整个行业在疫情之前受多方面影响就已经进入寒冬。去年年中,几家头部的体育产业公司试图通过联合的方式寻求挽救生存危机,而在联合未果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裁减业务以及裁员和降薪的方式节省运营成本。

同时由于资金供给困难,企业收益较差,很多集团性企业开始缩减体育板块投入,并利用转型的方式以求生存。在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甚至采用'分期付款'来给员工发放年终奖,更有直接取消年终奖,昭告全体员工为企业生存牺牲小我。

'一场疫情,让本不明朗的体育行业雪上加霜。'社交平台上的一位大型体育公司高管写下这样的一句话。随着新冠疫情防控的逐渐好转,人们的生活恢复到常态,关于体育产业能否振作,重新焕发活力的猜想还在继续,人民的春天的即将到来,但属于体育人的春天还在依旧盼望着。

作为曾经天盛传媒的副总裁,再到后来新英体育的掌门人喻凌霄在2016年时竞标19-23年英超版权失败后接受采访时就懊悔不已,'多家竞价是我们先提出来的,但最后竟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从开始到现在,投资方对于体育版权超出实际的价值预估几乎是每一家走向消亡的企业的共病。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商品价格受市场影响毫无疑问,但在商品本身价值的框架下,价格回归到理性才利于商品所在行业的健康发展。曾经在版权市场豪掷千金的苏宁在与英超解约的第一时间后就对外发声称版权价格应该回归于理性,不仅是苏宁意识到了自己钱囊亏空,更是对版权虚高价格的一次正面出击。

在疫情的影响下,德甲的版权进行了重新的价格拍卖,法甲和西甲的价格也进行了随之的对应调价,英超看起来对中国并不松口,但其实对于英国国内的天空体育等转播机构等也采取了重新谈判及降价的策略,这也是PP体育最终选择拒不妥协的主要原因之一。况且,由于国内外的各类差异,受到取向及政策影响,版权的价值也会因之波及,此前的NBA事件已然诠释。

相关集锦

相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