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难指明“高位压迫”是在哪一天成为足球比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也许是克洛普登陆英超的那天,也许更早,但我们能确定的是,在近期的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逼抢”的艺术转变成了“高位压迫”这门学科。
现在在聊到球队的比赛风格时,高位压迫已经成了基本要素。球队会在前场压迫对手吗?他们会在哪个区域向对手施压?他们高位逼抢的效率如何?触发因素又是什么?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我们正处于一个“高位压迫”有着前所未有的高人气的时代里,英超赛场的高位压迫反而在降温,除了维拉,上赛季征战英超的各支球队都降低了在中场以及前场的压迫强度。
在应对当前这个特殊的赛季时,似乎各位主帅的做法并不是轮休关键球员,而是降低每个比赛日对这些球员的期望。
本赛季英超将380场联赛压缩到了253天里,比起上个常规赛季,也就是2018-19赛季的281天,足足少了一个月。再比较一下比赛间歇,之间球队两轮比赛间的平均间隔为7.4天,本赛季降至6.7天,也就是说比赛间隔将近少了一天。
对于有欧战任务的球队来说,运动科学团队和医疗团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他们需要悉心管理球员们的比赛负荷,尽量避免伤病。在2018-19赛季,欧冠和欧联杯小组赛均用了92天踢完,平均比赛间隔为15.3天。到了本赛季,欧冠小组赛于本周四结束,踢完6轮只用了50天,平均比赛间隔仅有8.3天,也就是足足少了一周。
赛程更加频密,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大幅减少,也就意味着至少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球员伤情增加;教练组加大轮换力度;球队降低比赛中的强度,管理比赛负荷,降低受伤风险。
看看本赛季欧洲五大联赛的球员出勤情况,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各队增大了阵容轮换力度。同上赛季对比,反而各大联赛各支球队的平均启用球员人数还下降了,阵中常规主力人数和球员平均出场时间都有增长。
先看英超的一个例子。波特执教的布莱顿上赛季在联赛中启用了25名球员,其中5人都在“常规主力”之列。布莱顿球员平均会出战全部比赛时间的39%,这一数值在英超高居第三位。
而本赛季,波特目前已启用了20名球员,其中7人是常规主力,球员平均出战时间比例上涨至46%,排在英超第五。
从竞技层面考虑,减少轮换倒也合理。各队足够有能力的球员毕竟数量有限,候补球员的水平通常不及主力选项,不然也不会出任替补。如果面对频密赛程选择执行相应的轮换力度,就不可避免地降低整支球队的战力,等于是牺牲宝贵的联赛积分换球员们健康的腿筋。
实际上,各队都精简了自己的轮换阵容,对人数更少的核心轮换阵容更加依赖,也让这些球员的出场时间比例变得更高。考虑到本赛季距离收官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可以预计到的,而且,不论你的数据统计能整出什么花,相较38轮的完整赛季,才进行11轮的本赛季只能算是小样本。
对比上赛季,本赛季的球员伤情有了显著提升,The Athletic在今年十月就做过相关报道,肌肉伤情比上赛季上涨了42%。所以,咱们需要检查的还剩下最后一项,看看球队们是否降低了高位压迫的强度。为了验证,我们可以浏览fbref网站,查阅Statsbomb提供的相关数据。
之前我也写过相关文章了,如果球队没有协调到位,压力未必等同于压迫,对持球一方的决策和行动也未必能造成实质性影响。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看球员们高强度跑动的情况,这是个不错的替代评估方法。
压迫不是二元制的比赛手段,实际上还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咱们先从会进行高位逼抢的球队开始。下图左侧球场示意图的红色区域是持球方触球遭到逼抢的区域,右侧折线显示的是近4个赛季里五大联赛球队在该区域内遭到对方逼抢的触球数比例。
我们可以看出,德甲、英超和法甲的球队本赛季在后场受到对手压迫的比例有明显下降,西甲和意甲的变化幅度并不大。
切尔西和曼城是本赛季英超当中两支显著降低高位逼抢力度的球队。对皮球在前场运转时,按照切尔西之前的逼抢力度,对手平均每3次触球,自己就会压迫1次,但是这赛季降到了平均5次触球压迫1次。这种减压幅度在本赛季欧洲五大联赛中高居第二,仅次于前切尔西主帅维拉斯-博阿斯执教的马赛。
曼城也是类似的情况,之前两个赛季,曼城在前场的逼抢力度相当大,对手平均每2次触球自己就会压迫1次,但本赛季降到了每3次触球压迫1次。以曼城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这个降幅已经很大了,毕竟他们的一大进球来源就是前场断球然后通过转换进攻迅速得分。
曼城本赛季开局战绩并不好,外界将原因归结为阿圭罗和热苏斯受伤导致9号位空缺,以及德布劳内没有第一时间调整回百分百的身体状态。不过曼城有可能遇到的是战术层面的系统性问题,而非人员问题,是球队战术打法的DNA被迫突变了。
也不是所有球队都像曼城或切尔西那样疯狂在前场逼抢对手,所以我们进一步把观察区域扩大到中前场,看看会得到怎样的数据。
看看压迫强度降幅最大的球队,切尔西和曼城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三。降幅排在第二的是莱斯特城,上赛季,对手平均每触球3.6次蓝狐就会压迫1次,本赛季降到了每触球5次压迫1次。
将这一趋势解释为球队战术的变化也是个颇具吸引力的观点。比如莱斯特城的阵型就从上赛季的4-1-4-1变为现在的3-4-2-1,比赛风格也相应有了很大变化。难道这不是蓝狐压迫强度降低的原因吗?
研究各项平均值时,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对象起到了拉升平均值的作用,有些对象则拖了后腿。
然而本赛季的英超,除维拉以外,各队在中场和前场的压迫力度都降低了。参见下图,原点代表上赛季的数值,而箭头指向本赛季的数值。
综合考虑,本赛季整个英超联赛的压迫力度都下降了。有大把证据能表明,各队在同一时间都做出了战术调整,不像之前那样高频次地压迫对手了。
出于某种原因,可能是节省体能,英超球队的比赛强度下降了。
看看球员个人的压迫表现,能看到本赛季到目前为止一些有趣的变化。乔什-布朗希尔在赛事停摆期间的辛苦努力有了回报,平均每90分钟内,他会在中场区域压迫对手10.3次,上赛季则是每90分钟6次。恩东贝莱也正在享受一个出色的赛季,他也在中场区域完成了更多工作,平均每90分钟内压迫对手次数从9.5次上涨至12.5次。
而在前场的高位压迫这块,约有1/4的前锋有了大幅下滑。莫派在上赛季是前场区域内最有侵略性的前锋,每90分钟压迫对手11.5次,到了本赛季,他的数据降至每90分钟6.6次,排名也滑落到英超第13位。可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圣徒的两名前锋,亚当斯和丹尼-因斯每90分钟内的压迫次数都下降了大约3.8次。
减少高位压迫频次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各队的中场都堆满了一群技术可能不是那么细腻但特别能跑的球员。
通过高位逼抢赢得射门的成果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丰硕了。不少球队也失去了昔日开锁匠的庇佑,没了他们的视野和传球脚法,球队难以攻破已经落好位的防守阵型,自然谈不上通过阵地战弥补高位逼抢部分损失的得分机会。
维拉成了本赛季独树一帜的英超队伍,他们加大了自己的压迫力度,同时还有格里利什和巴克利这两名创造力十足的球员,必要时能够撕开对方已经落位的防守阵型,而他们身前还有特雷泽盖和沃金斯这样的突击手协助。
没了那些富有创造力的压迫,我们能看到的进攻思路还剩下扎紧篱笆打反击,堆传中次数,或者市场已经严重萎缩的依赖10号位球员施展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