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这两个字在当今的世界足坛扮演着愈发重要的地位。弱小者需要改革,因为他们必须要找到足以对抗中上游球队的战术策略;强大者同样需要改革,因为仅仅依靠一成不变的战术打法是难以在各条战线走得更远的。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人们对于名帅的定义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那些通过战术改革帮助球队实现战绩回升的主教练才更有资格被称之为名帅。
换而言之,想要在当今世界足坛被公认为名帅,单单拥有辉煌的执教成绩是并不足够的,往往需要具备带领球队实现“由衰至盛”的能力。那么在当今世界足坛有没有这样帮助球队走出困境、最终重获辉煌的主教练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相信不少球迷在看到这个问题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当今利物浦队的主教练--尤尔根·克洛普。
对于绝大部分利物浦球迷来讲,克洛普在近两个赛季带给了他们太多的惊喜。在上个赛季,红军在这位德国名帅的率领下最终取得了30胜7平1负积97分的成绩,仅仅以1分的微弱劣势落后于曼城夺得亚军。在欧冠赛场上,利物浦则弥补了联赛失冠的遗憾:他们在淘汰赛中先后击败德甲巨人拜仁慕尼黑、葡超豪门波尔图、西甲豪门巴塞罗那,最终与另外一支英超球队热刺会师决赛。
在2019年6月2日举办的欧冠决赛中,利物浦最终凭借着萨拉赫以及奥里吉在上下半场的先后建功2:0完胜对手,夺得了队史第6座欧冠冠军。
时间来到本赛季,克洛普所率领的利物浦虽然在1/8决赛被马德里竞技淘汰,但他们在联赛赛场上达成了队史里程碑:利物浦在本赛季英超联赛中取得了32胜3平3负积99分的华丽成绩,以高达18分的优势领先于曼城夺得英超冠军。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红军利物浦队史的首座英超冠军。
克洛普为利物浦带来的改变立竿见影,几年前的红军还只是一支战绩不稳定的球队,但这位德国名帅用自己对于足球的独到理解帮助利物浦在短短几年间脱胎换骨,成为了当下英格兰足坛乃至世界足坛竞争力最强的球队之一。
如果我们把视野稍稍向前移动,可以发现改革这个词几乎贯穿于克洛普的执教生涯。换而言之,他对于战术的独有理解以及对于改革的决心早在执教初期就已形成,这位德国名帅多年来做的只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添砖加瓦而已。
在接下来的篇幅中,笔者将结合克洛普各个时期的详细数据,为各位球迷透彻分析这位德国名帅执教生涯的主要战术体系。
特殊的职业生涯起点
作为一名职业球员,克洛普从来没有征战过德甲联赛。1990年,克洛普成为了德乙球队美因茨的职业球员,并且一直效力到2001年。2001年2月,当时战绩不佳的美因茨选择聘请刚刚退役的克洛普作为新任主帅。彼时的美因茨正处于保级的困苦时期,俱乐部高层对于克洛普的要求只有一个:带领球队留在德乙联赛。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克洛普不仅帮助球队留在了德乙联赛,还让这支从未进入过德甲联赛的球队燃起了升级希望。2003-2004赛季,几年前还在苦苦保级的美因茨在克洛普的带领下取得了34战13胜15平6负积54分的出色成绩,夺得德乙季军,成功获得了下赛季参加德甲联赛的资格。
为什么我们要着重为大家介绍克洛普执教美因茨的这一段经历呢?原因非常简单,作为执教生涯的起点,克洛普的绝大多数战术观以及人员使用策略都是在这一时期定型。与此同时,考虑到美因茨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次级别联赛的一支保级球队,因此克洛普执教初期的主导战术往往是稳固防守,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创出一套独属于自己的防守反击理念。这一思路在克洛普之后的职业生涯中得到延续,无论在执教多特蒙德期间还是执教利物浦期间,克洛普在面对一些纸面实力弱于自己的球队时往往愿意主动放低姿态,从而采取更加低调务实的防守反击策略。
阵型选择
2006~2007赛季德甲积分榜
2006~2007赛季,此前连续两个赛季以第11名的成绩保级成功美因茨遗憾降级。2007~2008赛季,克洛普率领的美因茨在德乙联赛中仅仅取得第4名,遗憾错失升级机会。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受到不少球迷诟病的克洛普选择辞职,转而在2008年5月份接受多特蒙德邀请,成为了大黄蜂新任主帅。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多特蒙德可远不如如今般闪耀。2002~2003赛季夺得德甲季军以后,大黄蜂在接下来5个赛季的表现可谓是一年不如一年:2003~2004赛季,他们最终夺得第6名;2004~2005赛季以及2005~2006赛季,多特蒙德的最终成绩都是第7名;到了2006~2007赛季,大黄蜂的成绩下滑到第9名;时间来到2007~2008赛季,多特蒙德迎来了新世纪最为黑暗的一个赛季,他们在联赛中仅仅只以10胜10平14负积62分的成绩排名第13位。
综合来看,当时的多特蒙德连续多个赛季无法跻身中上游,甚至在2007~2008赛季已经跌落到保级区。克洛普来到球队后并没有充足的人手调配,相反他还需要在短时间内构造起一套耐得起风雨击打的战术策略,帮助多特蒙德重新找回往日的荣光。
首先,克洛普通过当时多特蒙德的人员配置确定主力阵型。这位德国主教练将自己在美因茨推崇的4231阵型继续奉为首选,我们在下面列举的这一份首发名单是克洛普执教多特蒙德时期较为常规的一套主力阵容。在中锋位置上,莱万多夫斯基更多出现在首发阵容中;在中场区域,京多安搭档本德成为球队的两名后腰,前锋线身后的三名前卫则分别是罗伊斯、格策以及布拉什科夫斯基;在后卫线方面,胡梅尔斯以及苏博蒂奇更多出任球队的双中卫,左右两名边后卫则分别是皮什切克以及施梅尔策。
执教利物浦后,克洛普根据球队不同的人员配置将他所崇尚的整体战术进行了些许微调。首先,他在深思熟虑后将球队的阵型变化为433,处于前锋线上的三叉戟分别是萨拉赫、菲尔米诺以及马内;在中场区域,法比尼奥更多出任球队的单后腰,在他身前的两名队友分别是队长亨德森以及维纳尔杜姆;在后卫线方面,范迪克和戈麦斯在本赛季逐渐成为红军中卫的黄金搭档,两名边后卫则分别是罗伯逊和当红炸子鸡阿诺德。
从阵型来看,克洛普在执教多特蒙德以及利物浦时期的确有所不同。但我们需要强调的是,4231与433阵型在某种程度上本就有共通之处,球队可以通过对于两名边前卫位置的灵活变更在比赛过程中动态调整阵型。当球队处于防守状态下时,433阵型中的两名边锋便可以将自己的位置回撤到中场区域,球队就此变更为中后场横向拦截面积更大的4231阵型;当球队处于进攻状态下时,两名边前卫又可以离开中场转而来到前锋线,4231阵型由此变更为前场人数更多的433阵型。
后防线在组织进攻过程中的作用
克洛普一直是一位崇尚整体足球的主教练,早在执教多特蒙德时期,他便已经开创出一套将门将融入组织进攻中的战术。不过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考虑到门将的个人实力不尽相同,克洛普在多特蒙德时期以及利物浦时期对于门将参与进攻的方式也不断调整。
执教多特蒙德期间,门将魏登费勒拥有出色的门线反应以及扑救技术,但脚下技术在一流门将中却难言顶级。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给予这位德国门将过于复杂的脚下处理球责任明显是不太现实的。不过克洛普也不愿意让魏登费勒不经过多调整就以目的性不强的开大脚形式将皮球解围,更多希望他抢在对方逼抢球员到位之前将皮球输送到两名边后卫或者两名边前卫脚下。
来到利物浦后,克洛普在俱乐部高层的帮助下逐步开始了对于防线的改造。最让人们称赞的还是引进范迪克的操作,后者在中后卫位置上的表现成为了利物浦能够在多条战线争冠的关键因素。不过除了范迪克,笔者认为对于巴西门将阿利森的引入同样非常重要。与魏登费勒不同,阿利森继承了桑巴足球中善于脚下传控的精神,他在某些时候的处理球意识以及传球精准度甚至不亚于某些顶级后卫。